校领导为大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

时间:2024-07-12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浏览:32

本网讯 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近日,校领导带头走进思政课堂,为大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

“新质生产力”是今年两会的高频词,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黄显怀与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蔡国军授课重点聚焦“新质生产力”与学校高质量发展。  

黄显怀融合多学科视角,运用丰富素材,向同学们介绍了新质生产力提出的背景、新质生产力的特点及其提出的重大意义。他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高校作为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孵化地,在科技创新上具有先天优势,应当有更加主动的担当和更加有效的作为。他勉励同学们作为未来的社会中坚力量,要敏锐捕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带来的新机遇,不仅要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更要具备创新思维和跨界合作的能力。学校将通过增设前沿课程、加强实践平台建设等措施,助力学子们掌握新质生产力工具,引领产业升级,为构建智慧型社会贡献力量,激励学生在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放飞青春梦想。

蔡国军在授课过程中与同学们共同回顾了2024年全国两会的要点,着重解读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概念。他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基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等要素形成的一种高级形态的生产力,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他结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需求,解读了高校在培养新质生产力中的角色与使命,特别是在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要加强学科交叉与协同创新,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他鼓励建大学子要认真学习全国两会精神,把握时代脉搏,扎实基础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力军。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王玉兰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早特别关注毕业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在逸夫楼5203教室,王玉兰为22级数理学院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的就业形势与战略专题教学。王玉兰通过深入解读国家就业政策,指出国家和学校将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她联系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分析了当前就业形势,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经济长期向好带动就业,优先战略保障就业,深化了学生对就业择业的认知,帮助同学们端正就业心态。在课堂上,王玉兰引导学生既要正视当前“就业难”问题,更要着眼未来谋划自身职业选择。她强调学生要做好个人职业规划,鼓励学生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就业观和择业观,倡导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在服务党和国家事业的进程中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

李早以“当前就业形势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主题,给22法学本科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李早结合身边的案例,主要围绕“形势总体稳定”、“就业压力仍存”、“确保就业优先”、“着力拓宽渠道”四个方面内容进行授课。她介绍了当前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就业质量稳步提升、重点群体就业平稳的形势,分析了当前就业总量压力长期存在、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重点群体就业面临难题、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等就业难题。课堂上,李早引导大学生端正就业心态,增强就业信心,鼓励大学生积极到民营企业、重点行业就业,到基层发展,开展创新创业,激励大学生在梦想中扬帆起航、在奋斗中成就梦想。            

校领导走进大学生课堂讲授思政课,是落实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抓好思政课长效机制的有力举措,为扎实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对于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培养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夏淑娟;一审:冯帆;二审:刘晓君;三审:李万银)

编辑:李欣;二审:蒋芮;终审:葛建化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