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全面推进人才特区建设——学校召开2024年人才工作会议

作者:发布时间:2024-01-06浏览次数:81

   本网讯1月5日下午,学校在南校区徽风楼二楼报告厅召开2024年人才工作会议。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黄显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闵杰、蔡国军、李早出席会议。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二级学院副处级以上干部、2023年获省级及以上人才(团队)称号教师、校内选聘易海学者、近三年引进博士、二级学院人才工作人员、聘期制度文件起草组成员、人事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还邀请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7位学校柔性引进专家学者代表参加会议。李早主持会议。

  人才是基础性、决定性、战略性资源。近年来,学校始终将人才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强化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牢固树立“大人才观”,全面系统制定人才规划、畅通发展路径、优化管理服务,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建设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力量。

  2023年学校人才工作成绩喜人,一批高水平优秀人才加入建大大家庭,一批高层次人才获评省部级人才。在本次会议上,学校对2023年获得人才(团队)称号人员、2023年华人策略社区官方网站“易海学者”岗位聘用人员以及2023年获得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享受相应校聘待遇人员进行了表彰,校领导为“易海学者”颁发了聘书,充分体现了学校党委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

  材化学院副院长王爱国教授、数理学院谭莹莹教授、机电学院新引进精英学者张俊鹏博士作为高层次人才代表依次发言。三位老师对过去取得的成绩进行了经验分享,对如何完成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力争取得更多更大标志性成果提出了明确的工作思路和举措。土木学院执行院长张宁教授作为学院代表作交流发言,他总结了一年来学院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绩及经验做法,对土木学院下一步人才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工作思路和举措,也对学校相关人才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人事处处长潘和平梳理总结了第三聘期岗位聘用与考核办法中可能存在的不足,简要介绍了第四聘期相关制度文件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内容,并希望各位参会人员认真研究文件精神,集思广益,多提建议和意见,让聘期文件更加科学、激励更加有效。

  李早在主持会议时强调,一流的大学和学科一定离不开一流的师资队伍。本次人才工作会议作为学校开年之会,应有开年之势。通过这次会议,我们进一步明晰了人才竞争形势,明确了人才建设任务,坚定了抓好人才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各单位要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提高站位、统一思想、群策群力、立即行动,以抓铁有痕的精神扎实做好各项人才工作。

  闵杰作人才工作报告。他系统总结学校了2023年人才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坚持把人才工作作为基础工作,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人才保障。他强调,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学校教育事业所处的历史新方位,准确把握当前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我省及建筑行业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对人才工作的新期待、保障学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自身实力提升的新要求,更加自觉地做好各项人才工作。他就做好2024年人才工作重点任务,提出要坚持固本强基,抓好人才基础,党建引领人才“引育用”;要坚持精准高效,创新人才机制,加速人才聚集;要强化聘期考核,用足用活各项人才制度,助力各类人才成长成才。各单位要主动作为,聚焦人才第一资源的战略定位,以求贤若渴的态度引才、用才、留才,支持优秀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强化一流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全面释放人才创新活力。

  黄显怀作总结讲话。他指出,在2024年元旦刚过,我们就组织召开学校人才工作会议,系统总结2023人才工作成效,全面谋划布置2024年人才建设重点工作,这既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指示精神,也是布置落实省委大力实施人才兴皖工程的重要举措,更是学校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建筑大学的现实之需。他从“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聚焦突出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全面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三个方面对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从保障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统筹谋划下一阶段人才工作任务。他呼吁,加快建设新时期人才工程,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时不我待。让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学校“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持续推进人才特区建设,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争先,为全面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鲜明高水平建筑大学而团结奋斗!(文/图:郑鹿鸣 蒋芮;审稿:潘和平)